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作者:朱家羲 单位:武汉一初慧泉中学 指导老师:卢明 辖区:江汉区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多年前,我曾听到这样对武汉这座城市的评价:“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县城。”我曾一度对这个评价抱有怀疑。像武汉这样水路,陆路都极为畅通的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又怎么会是“最大的县城”呢?
带着对这句话的疑惑,我在生活中体味,也渐渐明白了话中的道理。
之所以武汉数度竞争“文明城市”称号无果,原因有二。
其一,城管。
在“城管革命”之前,武汉市民对城管是没有什么好印象的。在我看来,“城管革命”之前,武汉的城管无非分为两类,一类是蛮横不讲理,狐假虎威;另一类则是不作为。
武汉繁华地带的夜晚,常有各种摆摊卖小吃的人,叫“夜市”。早的九十点出摊,晚的十一点之前也要开张了,武汉人好吃,夜市的生意自然好的不得了,但管理夜市经营同样是城管工作的一部分。夜市出摊,便有食客,人一多便容易形成交通堵塞,交通堵塞了,便是城管的责任。这样一来,出摊是要限时的,但小贩怎么肯?于是便有了一番周旋。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可在武汉城管的“两大特点”之下,便有了两种现象。
若是蛮横的城管,常常开始便吼起来,令小贩们立刻靠边,不许占道。但他们来的突然,客人往往还在吃东西,小贩们便不动,说等一下。等上片刻,本是很容易的事,又不是火烧眉毛。城管却不肯,见没有人动,便破口大骂,用词不堪入耳,动辄将小贩的招牌,桌椅扛起就走。这难道应该么?虽然有效,但是城管的粗暴却已给城市填上了不文明的一笔。武汉夜市处处有,叫骂之声频频闻。
幸而,武汉有“城管革命”以礼相待本就是互相的,城管文明,讲理,与市民商贩互相理解,办事效率自然提高。可见,文明不只是好的素养的表现,也是提高工作、办事效率的一剂良方。城管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质胜文则野。
其二,顶上常飘垃圾雨,耳中常有叫骂声。
武汉人泼辣是人尽皆知的事,方言之中骂人的词更是五花八门。行走在街上,若是耳中听见男女老少高声争吵着,便一定听得到一两句“别具特色”的话。
再则,走在街上,看路之际,千万小心头顶,别让“暗器”重伤。尤其是在老街区中,更是要加倍小心。为何这样说?我可是受此害已久。平日里,天气灿烂晴好,人人心情舒畅,冷不丁便砸下来个东西。春天是桃核,夏天是西瓜皮,秋天是橘子皮,冬天是柚子皮……总之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突然下落,没砸到人就罢了,砸到人呢?怎么办?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似是有人家中没有垃圾桶一样。妈妈无奈,开玩笑道:“这可证明武汉市民人人小康,水果种类繁多嘛!”这种行为,是千万要杜绝的,多走两步,不知少了多少人担惊受怕呢。
孔夫子的话,总是没错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武汉若真想成文明城市,还需让武汉人人在小结之处下功夫,泼辣的还是泼辣,但有礼时还是要有礼的。文质参半,有何不好?谦谦君子,人人恭之。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