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首页  活动简介 参与方式 奖项设置 评选方式 作品展示  主办: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城管局、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

为进一步做好“城管革命进校园”工作,发挥中小学生参与“城管革命”的作用,营造“城管革命人人关注、城市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联合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助推城管革命有奖征文活动。本本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通过有奖征文激发中小学生对城市的热爱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与思考,从小树立“文明无小事、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详细]

高中组

文明在于大众

作者:郑琦  单位:武汉市49中  指导老师:孙卫东  辖区:青山区


“叔叔,请不要随地吐瓜子壳好吗?”“阿姨,请不要闯红灯。”走在街头,当看到孩子们劝诫不文明行为时认真的眼神,你是否会感觉到文明在这座城市生生不息?
记得小学学生佘日姗和妈妈找来一辆小车、几把扫把,到社区清扫垃圾。为了保持卫生,小日姗还做了两个木牌,将其中一块写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字样的绿色牌子竖在草地上,写有“我的家在这儿,别把我送错家”的红色牌子则竖在垃圾筒旁。市实验小学学生庄灏在家和爸爸一起学习《文明倡议书》。“家长不能随地吐痰,不讲脏话,不乱扔杂物,不乱写不乱画,不践踏花草,不翻越交通护栏……”庄灏边读边说:“爸爸,你偶尔会说一句脏话,乱扔垃圾,不文明。”爸爸不好意思地说:“知道了,我会改正。”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小手保护着城市文明,美化我们的生活。

我想,正是他们的举动,才使得武汉志愿者工作掀起热潮。带动了大众的积极性。

武汉南湖社区“弟子规”墙画 颂经典倡文明;武汉何家垅社区志愿者:我为天桥洗把脸;武汉市江岸区文明劝导志愿者送走失老人回家等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文明的一切都是由大众构成的,意大利的亚米契斯说过:“应当重视你在街道上的行为,一个国家国民的教育程度,最容易从他们在街上的行为和举止看出来了。你在街上的表现就能说明你的整个教养。”我们中国的《礼记》也有记载: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把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有了文明,所以便有了道德;因为有了文明,所以便有了高尚;因为有了文明,所以便有了奉献。有了道德的传递。

 文明在我心中:它使愚人变得睿智,教弱者变得勇敢,让恶者学会向善!
文明在我心中:它让人懂得真情,明白事理,渴望知识,笑对挫折!

让我们舍弃自私,选择高尚;舍弃奸诈,选择诚信;舍弃小我而完成大我。让我们众志成城,去创造新的光荣!让阳光传递每一个人的名字!让我们做文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让文明之花盛开在我们的身边。

参与方式

1、征文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征文内容和形式:
  全市中小学生以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友、同学在参与城管革命实践中,针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十乱行为的通告、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以上内容详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行为规范读本》)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散文、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体会等等,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200字为宜。
 征文稿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性别、所在区、学校名称、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姓名。
3、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11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征文投稿采取电子版形式,地址为: 武汉文明网(hbwh.wenming.cn)。

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另设最佳组织奖10名。获奖选手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组织奖颁发奖牌。获奖征文集结出版。

评选方式

  征文选登:11月初至11月底,《武汉晨报》、《现代少年报》每周刊发专版选登部分优秀征文。本专栏将登载全部学生征文。
  网上投票:征文登载本专题后,即可在相应文章后“评星”,给你喜欢的文章投票。
  初选复核:按区分拣集中,分区组织各区文明办、教育局、城管局、团区委对本区中小学生征文进行初选。初选工作由各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12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对各区初选征文进行复选审核。
  综合评定:12月下旬,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组织评选小组,在初选基础上,结合网上投票情况,对复选征文进行评比,选出最后获奖的优秀征文。

我是小小主人翁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小交警”助力“城管革命”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未成年人助力“城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