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文明齐步走
作者:刘虹 单位:七里中学 指导老师:汤菲 辖区:汉阳区
小手拉大手文明起步走
文明这个词已传遍了全世界,但至今是否所有所有人真真正正做到了文明这一点呢?我想
不是吧。
文明,是多方面的。言行、思维。。。。。。只要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行。可是每天到处都会有不文明的行为。
今天放学回家后,爸爸告诉我了一件发生在身边不文明的事情。
昨天早晨,爸爸乘坐公交车去办事。刚上车后,又上来一位非常棒的中年妇女挤到了爸爸的旁边,坐了下来。妇女手提着一个方方的盒子,见没有位置可放,便顺手放到了另一个座位上。
过了一会儿后,一位七十九岁的老奶奶也上了车。因为车上没有一个位子,老奶奶只好挤在人群当中。后来,几个年轻人见状和那位中年妇女说‘你的东西能不能拿在手中,这位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你就不能把东西拿开让一让吗?’‘要你管,我爱让就让。’妇女有点想吵架的样子。全车的人都被惊动了,指责声,意见声让安静的公交车弄的乱起来。这样坐让爸爸打抱不平。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 一平方米 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今年,我们的家乡徐州要申报国家文明城市,这不仅是徐州市民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小学生的一件大事。我们不仅要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还要重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我们不仅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还要带动父母做一名文明的徐州市民,还要帮助所在社区成为一个文明的社区。
我们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出口成“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乱闯红灯、不翻越护栏。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电视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电视。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电视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电视,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让我们争做校园的文明小天使吧!
同时,我们知道,文明的培育需要文明的氛围。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在一个集体里,能够真诚相待,和睦相处,多一点宽容,多一分善良,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当然,作为家长,我们也绝不能推卸家长的责任。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家长一直都是孩子的老师。我们仍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文明修养,当合格的家长,做孩子的榜样。由于历史、现实和个人的原因,我们作家长的身上也有不少的缺点,甚至有不文明的习惯,希望孩子们能辩证地看待你们的父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相信,不,我坚信,在座的所有的同学一定会超越你们的父辈,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优秀青年。
让文明之风吹遍校园,吹遍社会,伴随同学们健康幸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