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伴我行
作者:杨煜 单位:武汉卓刀泉中学 指导老师:尹文芳 辖区:武昌区
文明伴我行
武汉卓刀泉中学 七(11)班 杨煜 女 指导老师:尹文芳
当今社会,中小学早已加入“文明行为”的课程,城管及城市市容监督员也早已在行动,可它们所产生效果并不理想,从口舌之战发展到拳脚之争……可见文明并不是口头上的的一声承诺,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感叹。
文明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文明行为对于所有人来说也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脱口日出。可是,一个如此熟悉的字眼行动起来却十分困难。
不是吗?当今社会,马路上一眼望不到边的车山人海,缺少一个文明礼貌的让步,吵得不可开交;“牛皮鲜”玷污了城市的脸面,成为所有人眼中的污点,也是环卫工人沉重的负担;遍地可见口香糖污浊的痕迹,遍地开花的黑色印记,记载了陋习,也记载了低俗。
“文明伴我行”真的很难吗?是一种自我磨难,还是一种习惯。文明古国真的会在21世纪这个风华正茂的时代沉沦吗?
其实这应该并不难!一个礼让的眼神,一个让座的起身,一个随手的习惯都可以使文明指数增加,甚至翻倍,超过任何地域。只要有这种精神就应该能够实现,“路,是人走出来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公交车上,你起身的一瞬间,快乐变在你手中传递了。然而,见若不见,惹起司机的火气,车停在路边,强迫你起身让座,你快乐了吗?可能一天的好心情都毁在这里。路边,随手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你便给市民带去一份清新的空气,如果全国人都这样做,世界变干净了,这难道不是幸福的N次方吗?这不就是一种文明的传递吗?如果你少随地吐一次口香糖,你便干净了我们脚下的空间,如果大多数人都如此,再也不用头疼脚上口香糖弄不掉的问题,难道这不是一种愉快的传递。
“用自己的文明之火点燃别人的文明之火。”人们相互感染。这个世界便美好了。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武汉是否能成为真真正正的“大城市”还看当今社会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