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文明齐步走
作者:邹源 单位:七里中学 指导老师:邝燕玲 辖区:汉阳区
文明要知道,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在我们中间还发生了很多关于文明的事例比如: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说到文明,我想到了一个故事。退休工人张金生(社区居民)说道:我是一名优秀党员,想在退休后发挥余热,起带头作用,因此我成了一名椿树社区的志愿者。在工作过程中我发现,光有热情不行,还要有真本事,于是我向一位姓唐的老街坊虚心学习。他是专业的协管员,熟悉道口的规矩。我不但是一个十字路口的协管员也是指路人,我在这里住了将近70年,对附近的车站比较熟悉,但是近几年,交通发展的特别快,所以还是需要了解一些新的信息,以便更好的服务群众。我多数情况下都能为路人指一条最近的路,社区对我的工作也十分满意。
曾有人问他:“你是怎么想做这种工作的呢?”他浅笑一下后说道:“我很乐意为社会尽微薄之力,发挥自己的余热,与大家共创和谐社会。通过工作我体会到,只有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我们才能建立文明路口。今年北京市新增车辆34万多辆,仅上半年就死了562个人,这就需要大家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而且我发现也是车少的时候越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因为这时候大家往往很松懈,我奉劝大家,好好遵守交通秩序,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文明故事不仅仅存在于现在,以前以前的以前都一直存在着,而且是很多很多,下面这个小故事也是良好文明的体现。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贴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文明的城市需要全体市民去创造和维护。讲究卫生,保护环境。这是我们每个北京市民应尽的责任。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那些不拘小节的人们,更要赶快改掉坏毛病,“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每个人都应为祖国做奉献:“争做文明北京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做个文明人,见微知著,润物无声。如果每个市民都能文明做人、文明做事,并持之以恒,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加文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