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伴我行
作者:陈梦迪 单位:新洲区阳逻一中 指导老师:成秀冬 辖区:新洲区
文明伴我行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老故事,有一次林肯总统面试一位新进的人员,但后来那位应征者并没有被录取,幕僚问林肯原因,岂料他竟然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幕僚非常不服,问道:“难道一个人天生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错吗?”林肯回答:“一个人四十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四十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四十岁以后的长相负责任。”
林肯的言论是有深意的,一个人的相貌是由他的气质决定的,而他的气质又是由他的文明程度决定的,由此可见,文明是一个人最深沉的内涵。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貌。礼貌,是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它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在行为方式上的体现。它要求一个人严守社会公德,尊重别人,平等待人,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具体来说,态度要和蔼诚恳,言语要温和亲切,办事要顾及后果,行为要合乎公德。对老人要尊敬,对幼儿要爱护。自古以来,人们就对礼仪尤其重视。孔子以为“不学礼,无以立”;汉代贾谊则把“是否讲礼、守礼”看作是人与兽的区别。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应当得到大力弘扬,因为它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
文明,不论是体现在说话的言语中,还是在举止行为的表现中,都应该得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然而,在我们的身旁,却总是不断地涌现出一些恶俗的脏话或是让人发指的行为举止,这些行为习惯并不是因突然兴起而凸现的,而是我们因不注重平时的身边小事而慢慢养成的,这也是现代青少年身上所缺少的中华传统美德。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文明素质,我们应该多了解那些懂礼、晓礼的人物。典型的例子就有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他一身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鞠躬尽瘁,他是拥有尊重他人的好品质的典范,是晓礼、懂礼的集中体现 ,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有句老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故茅庐的故事也说明了尊重他人是文明礼仪之中的一种表现。
不仅是中国家庭要求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方面进行严格教育,国外也是如此。日本的家教是十分受重视的,孩子无论是离家或是回家,都必须与父母打招呼,吃饭时,不应挑食或是提前先吃 ,必须在父母的允许之后才能动筷,日本孩子文明的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讲文明,懂礼貌,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发展的希望,我们应该接受教育,去学习文明,实践文明。今天中国正在在飞速地向前发展,要想将一个完美的中国呈现在国际面前,呈现在世界面前,就必须建设高度的文明精神,也只有这样,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同学们,我们是民族的未来,为了祖国的腾飞,让我们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多给党增添光彩,做一名健康快乐的文明少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