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什么
作者:侯良椿 单位:楚才中学 指导老师:胡奎平 辖区:汉阳区
文明是什么
武汉市楚才中学七七班 侯良椿
文明,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轨迹,划过了华夏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流传至今。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古有三纲五常,今有五讲四美,文明的江水,顺着黄河的波涛,顺着长江的碧浪,丛远古至今,敲击着中华大地,敲击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也洗涤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灵魂。
小学时,牵着妈妈的手,走在宁静的林荫小道上,踩着粒粒相连的鹅卵石,悄悄地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包装精美的巧克力,熟练地撕开,将巧克力含在嘴里,甜甜的。悄悄地瞅了一眼妈妈,咦?妈妈怎么不见了?疑惑的同时,我又乐了,幸亏妈妈不在,我轻轻地将包装向地下扔去,那包装一个三百六十度旋转加上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完成了一个自由落体。刚要回家,Oh my god!妈妈什么时候来到了我的身后?!妈妈看看地上的包装纸,笑了笑,缓缓欠身捡起了了包装纸,小心翼翼地叠好,向垃圾桶丢去,又回头勾了勾我的小鼻子,笑道:“小毛孩,你又乱丢垃圾喽,罚你今天没糖吃。”我吐了吐舌头狡辩道:“我是因为够不到垃圾桶才乱扔的嘛。”妈妈打了我一下:“不讲文明还狡辩,罚你天天没糖吃。”“不要啊,对了,妈妈,文明是什么?好吃吗?”她笑了笑,说:“文明嘛,我也不清楚,反正很重要就是了。”“哦。”听了“很重要”这三个字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掉乱丢垃圾的坏毛病,争当文明好少年!从此以后,每次我想做一些不讲文明的事的时候总会想起妈妈这句话,那时我便会抑制住那个欲望。因为文明是我们中华古国屹立于世的基础,没有它,又何来我们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称号?
但是,曾经无比璀璨耀眼的中华文明如今却变得暗淡,失去了原有的光芒,而历史长河中千淘万漉的珍珠,却被世界的浮华与喧闹蒙上一层沉积的污垢,无法抹去。当道德与利益的天平已经严重倾斜,当人们对文明规范充耳不闻,当人们的心灵为世俗名利所纷扰,我们,是否还能看到文明那微弱的光芒,是否能听到祖祖辈辈的谆谆教导?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名号是否依然无愧的毅力于世,不曾倾倒?
现在,我已是一名中学生,有一天,仍是儿时的场景,绿树如茵,鲜花满地,蝉儿在树上唱着沧桑的歌。走在鹅卵石小路上,呼吸着沁心的空气,心境不禁静了下来。“哎呀!”一个声音打破了这个宁静的下午,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太太摔倒了。周围人来人往却无人扶她,我的内心纠结着,树上的蝉儿也停止了鸣叫,他们是在等我的答复吗?我扭过了头,走了,树上的蝉儿又开始鸣叫,只不过叫声中仿佛带有意思伤感的情绪,他们对我失望了吗?我转过身,扶起了老奶奶,她脸上竟然盛满感激,不住的说到:“谢谢,谢谢······”我竟感到不知所措,匆匆说了一句:“不客气。”便夺路而逃。回到家后,我想了很多,想“十不文明规范”,“四倡五治”一系列文明措施,最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第二天,我去坐公交车时,发现了令人惊喜的一幕,人们都在礼貌地排着队,热情地让着座,街上也是充满了文明的气息,没有涂鸦,没有脏话,文明弥漫在整个街道之中。
古有孔融让梨,这是尊敬兄长的文明;有程门立雪,这是尊师重道的文明;有孟母三迁,这是爱护晚辈的文明;有高山流水,这是朋友互敬互爱的文明;有举案齐眉,这是夫妻见相敬如宾的文明。
贝多芬说过:“把 ‘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这个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在患耳疾后,让他勇于活下去的第二大理由便是道德,而道德,不正是由文明衍生而来的吗?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与发展;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使人们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使人们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文明是什么?是江水,顺着黄河的波涛,顺着长江的碧浪,丛远古至今,敲击着中华大地,敲击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也洗涤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