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礼是立身之本
作者: 张慧珏 单位: 蔡甸区 莲花湖中学 指导老师: 李静 辖区:蔡甸区
明礼是立身之本<?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题记
在这个科技发展迅速时代,“明礼”是物质和精神的标志,与野蛮、落后、粗俗相对,是人们道德水平的一种综合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受教育程度都在其中。
我在参加城管革命实践时,曾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年轻人下楼时遇到了一位女服务员上楼,女服务员准备让开,那位年轻人说:“你端着水,理应先过。”就这点小事,我却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文明的美德,甚至可能想到这座城市人的品德修养。
“明礼”是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你的一个举动都代表着你的城市,你的民族。如果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高雅、得体,如果每个人都能谦让,互相宽容,有礼有度,那么我们这个城市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去新华书店买书时,看见一位初中生飞跑时来,朝售货员大吼到:“喂!快给我拿本《射雕英雄传》!”这时,另一位初中生慢慢走来,微笑着对售货员说:“阿姨,请您帮我拿一本《爱的教育》。”售货员迅速装好并递给了他,别一位学生质问道:“我先到的,凭什么先给他?”阿姨说:“你人到了,可礼没有到。”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上,少不了向人说话,有求于人,却又不尊重别人,不讲明礼,自然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明礼”体现了对别人和自己人格的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通向友好的桥梁。平时说话办事,待人接物,要讲一点“温良、恭、谦、让”,讲一点文明风度,讲一点礼仪礼节。对朋友,友好大方,彬彬有礼;对老师,尊敬礼貌;在公共场所,以礼待人,不能惟我独尊。一声“对不起”,能化解剑拔弩张的冲突;一个“不要紧”,等于给人吹去一阵温暖的春风;一声“谢谢”,等于一次情感的交流。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明礼”是每一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现出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宽容谦和的关系,是谦谦君子国度里纯朴的民风和民德。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小手拉大手,让我们和文明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