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明 无 小 事
作者:黄瑞霖 单位:江汉区华中里小学 指导老师:许睿老师 辖区:江汉区
文 明 无 小 事
一日傍晚与爸爸路边散步,秋风习习,舒爽惬意。突然眼前亮光一闪,一个烟头从飞驰而过的中巴车中弹出。差点击中我的脸。顿时风景大煞。类似的事儿恐怕您也经历过吧。在一些人看来,乱扔烟头、随地吐痰、高声谈笑、践踏草坪之类的行为属于小事、小节,不值得大惊小怪,讲文明需从大事做起。孰不知,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有时会影响到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是一座城市的形象。
大家都知道,人类在世界上是最高级的动物。所以高级,是因为人类的头脑最发达,最讲科学,心胸最开阔,情意最丰富,眼光最远大,更重要的是,人要有人格,有道德。荀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辨也。反观我们身边的诸多行为,恰恰与此背道而驰。一些时候,我们有意无意地做些有悖于公民道德有损于社会文明的事,却觉得这“没什么了不得”;有的时候,我们甘当“看客”,该出手时不出手,冷然处之、漠然视之,觉得与己无关。还有少数人的素质、修养在倒退:有的人马路上跨越护栏、逆向而行;对银行里醒目的1米线视而不见;还有草坪小路、墙壁涂鸦、挥霍浪费……诸如此类,与文明进步很不协调。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等古训,到近年来中央倡导的“八荣八耻”,都是在要求每个人要做一个礼仪之邦的公民,所以,需要反思:如果连这些小事都做不好,那么,我们整个社会良好公德的形成、我们精神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何时才能与物质的现代化并驾齐驱?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的迅猛崛起,我们的经济是崛起了,但我们有些公民的素质也需要崛起。
文明无小事,小事见文明,如何提高公民的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是一个想躲都躲不开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小文明,何见大文明。乱扔烟头、随地吐痰也罢,一声对不起、一句轻轻的问候也好,无不体现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点地做起,这些小文明加起来,不就是大文明吗?一件小事、一个细节,从小处说它折射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最基本文明素养,影响和改变着一个人的形象,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
可见,举手投足皆有格,文明无小事,小节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