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文明伴我成长
作者:胡慧 单位:武汉市第四十九初级中学 指导老师:彭广友 辖区:青山区
文明伴我成长
有时候文明是一种等待,有时候文明是一种分享,有时候文明只不过几十厘米的距离,有时候文明只不过是一张纸的厚度…… ”电视里又响起了熟悉的公益广告,我听着,听着,心里不由得生出许多感慨。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
在我看来文明有时候只是一个字,如果你请求他人帮助你时,或许多一个“请”字,也会使双方多一份亲近。而有时候文明是一个脚印,在别人拖干净地之后,你少踩一个脚印,你就多拥有一份文明。有时候文明也是一声轻声问候,你可否想到,跟老师多打一个招呼,老师会多一份安慰呢?
如果你已记不清文明的含义,那么请让我告诉你,文明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的关系,是洗净心灵的肥皂,是多一份的关爱。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是古国,中华名族素来是一个谦和的礼仪之邦,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孔子以为“不学礼,无以立”;汉代贾谊则把是否讲礼、守礼看作是人与兽的区别。在现代文明社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是应当得到大力弘扬的,因为它对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广大公民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自觉遵守,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公民。而文明,是权衡一个社会前进的主要标尺,也是一小我综合素质的反映。讲文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它系于小节,关系公共,表此刻我们日常糊口的一言一行中,只有每小我都自觉奉行糊口文明的准则,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准才会真正提高。讲文明,首要注重3个方面,1.礼貌用语2.乐于助人3.思惟尊贵。 所谓礼貌,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辰,经由过程言谈举止浮现出来的对他人的尊敬,是一种精采的道德品质。一个有礼貌的人,非论是措辞仍是处事城市尊敬他人,是所以很受人们接待和喜爱的。要学会讲礼貌,就得从学说文明用语起头。“你好”“感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等,这些都是最根基的礼貌用语,我们在日常糊口中城市经常用到。所谓乐于助人,就是要多辅佐一些自己能辅佐且该辅佐的人,辅佐过的人多了,欢愉也就多了,神色自然也就好了,这也就是辅佐了别人,欢愉了自己,就正如我们才刚学的课文《巨人和孩子》中写的一样,“爱心使人欢喜,自私使人疾苦”,一个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必将欢愉生平。 所谓思惟尊贵,就是要做到思惟纯正,讲诚信,不说谎。讲诚信,最主要的就是措辞算数,说到做到,也就是我们说的“言必行,行必果”,不说废话,不说鬼话。自己做不了的事,就不要等闲向别人允诺。前人说“轻诺必寡信”,随随便便向别人允诺的人必然是缺乏信用的人。当然,有时辰,因为无法抗拒的客不美观原因导致诺言无法实现,你就应该向对方声名情形,并至歉意,以免给对方留下言而无信的印象。除了这3点以外,我们还应该做到:团结同窗,互帮合作;爱护花卉树木、公共行动措施,不比吃穿,不华侈粮食;在家尊敬长辈,进献怙恃,谅解怙恃工作辛劳,糊口俭仆等内容。
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
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大雅之堂”越来越多,谁也不会愿意成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人。
现在,我们国家对文明礼仪越来越重视,比如推行文明礼仪操;出版《文明礼仪普及读本》;开展“首都市民文明礼仪风采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次我在街上,看见四个八、九岁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车移开,他们额头上的汗珠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流,可他们无暇顾及。看到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会被他们所感动。这件事足以证明我国文明礼仪教育取得的成绩。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蕴、幽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才能称得上真正有内涵的美。
文明应从自己做起。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我却给妈妈当了回老师,而且用我的实际行动影响我们全家。用妈妈的话说,我不仅改变了妈妈,而且通过改变妈妈,改变了妈妈周围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2008年冬天,天气已经非常冷了。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我们全家乘车外出看电影。因为奥运会官员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头到处都摆着各色塑料花卉,冬日里让人感到了一丝暖意。我们在车里吃着零食,听着音乐,惬意极了。快到东直门时,妈妈将装有废物的垃圾袋顺着车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来不及。我要求爸爸把车开回去捡起垃圾,可妈妈说车已经无法返回,再说路上车那么多,如果回去的话撞车怎么办?妈妈甚至说下次改掉也就罢了。可我坚决不干,最后爸爸终于把车开了回来。妈妈找回了扔掉的垃圾。虽然耽误了好多时间,但全家都认为我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回家的路上,机场高速路两边的树上挂着好多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从此以后,我们全家人都以实际行动成为“讲文明、护环境”的大使。上周,我们全家去爬香山,赏红叶,带了好多食物去野餐。野餐之后,大家分别将垃圾收好,背着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家里再也不用我监督,都会自觉所为。妈妈更是用实际行动让我感动。她经常会在公共场所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
讲文明、讲礼貌,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有义务去帮助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学习文明、实践文明。因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成为强大的、高度文明的国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文明现象还有许多许多,在学校里,不破坏花草树木,不乱说脏话;在路上,给人一个人微笑;做错事,勇敢的说声“对不起”;公交车上,给老爷爷老奶奶让个座……都是文明的表现。
讲文明就是这么简单,我们不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在餐厅里,大家都小声的谈话,以免打扰他人,你会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在排队购物、买车票等活动中,大家都按顺序排队、不插队,你会有一种公平、和谐的感觉;在厕所里,大家都有着便后冲水的习惯,你会有一种文明,就是这么简单。其实,文明就在我们的心中,问题是你有没有做出来而已。请记住,文明能修身,道德能养性!文明,能让社会和谐,只要我们每人向前迈一小步,那我们的国家就向文明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