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作者:陈星宇 单位: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 指导老师:秦安源 辖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做文明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三年级(3) 陈星宇
指导老师 秦安源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与社会公德的体现,说大一点是城市的脸面,更大一点是国家的脸面。
文明离我们每个人有多远?其实并不远,伸手可及,因为文明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一句轻轻的问候:“您好”;一句宽容的“没关系”;一声真诚的“对不起”……这些都让我们沐浴在文明的微风中。还有你顺手扔掉的一个烟头,你随手丢下的一个食品袋,马路上和汽车抢红灯……这些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和谐音符,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不文明了。看来我们在社会中,角色、身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也许就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而这些就是我们日常习惯的“不拘小节”所致,其实文明与否只是一念之差。因此我们就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抛弃以前的陋习,注意小节,做一个文明的人。
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社会声誉。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听来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工人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工人看到是列宁就要退回去让路。列宁阻止他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就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轻担让重担,空手让扁担”最原始的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说到这里,并不是指只有大人物才要讲文明。但身居要位的大人物能做到文明先行,我们普通民众难道就做不到文明随行吗?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家里,如果我们家长能带好头;在学校,我们师长能带好头;在单位,我们领导能带好头;在窗口单位,窗口工作人员能带好头;如果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带好头……这样大手牵小手,那我们的整个社会就将处在文明和谐的春风里,处处欢声笑语,我们的精神文明就会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取得飞速发展,我们全社会的精神文就会焕然一新。极少数不文明行为就不能生根,发芽,既如也烟飞火灭了。
打比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绝不会有人过马路。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不!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清洁环境,文明校园,文明社会,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我们的每一个小家庭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让文明礼仪之花在社会处处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