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共创文明城市
作者:武汉市光谷第三初级中学八(2)班 况阳 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三初级中学 指导老师:龙艳 辖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大手牵小手,共创文明城市
武汉市光谷第三初级中学八(2)班 况阳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而我却认为:少年文明,国家昌盛。而文明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国民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甚至在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今年,我们的家乡武汉要申报国家文明城市,这不仅是武汉市民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中学生的一件大事。我们不仅要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还要重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我们不仅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还要带动父母做一名文明的武汉市民,还要帮助所在社区成为一个文明的社区。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的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有素养的文明人。
要做文明人又有何不容易哪?首先要做文明人就要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那做到这些又要注意些什么哪?
要做到语言文明一要注意与人交谈时要使用文明用语。当别人帮助了你,要记得说谢谢;当你打扰到别人或你做了使某人伤心、生气的事,要学会说对不起;当别人向你道歉,要懂得说没关系……因为这一句句看似简单的话往往能给别人以好的感觉,给人留下礼貌的印象。
其二就是不说粗话、不骂脏话。有些文明素质低的人在和他人交谈是总把粗话、脏话挂在嘴边,动不动就是“老子”“龟儿子”等不文明的话,常常使身边的人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尽管知道他可能是无意的,可内心却总感觉不被尊重。
而行为文明则常常表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以下几点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应该做到的:
不随地吐痰、不出口成“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乱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横穿马路;见到老师主动有礼貌的问好;尊重他人发言,在他人发表意见或建议时,不轻易打断其发言;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不采用团体、帮派势力解决;不对同学开含有不礼貌性语言的玩笑;不做违反校规校纪的事;尊重他人人格,不说诋毁、侮辱其人格的话;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及做其他对他人造成影响的活动。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我们人格的基础。文明其实很容易,它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文明很简单,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每个人都能将它拥有。
同学们,行动起来,响应“三创”,让我们大手牵着小手,一起学文明,一起讲文明,就从点点滴滴做起,相信我们及我们的家庭一起加入进来,“三创”活动一定能成功举行并圆满结束!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一起“大手牵小手,共创文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