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文明手牵手
作者:李鑫 单位: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薛凡 辖区:东西湖区
我和文明手牵手<?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这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语,它贯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轨迹,划过了华夏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流传至今.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古有三纲五常,今有五讲四美,顺着黄河的波涛,历史的碧波,流传至今.然而,曾经无比璀璨的中华文明如今为何变得无比黯淡,失去了原有的光芒.
大街上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的情况并不少见,公共物资屡遭破坏,干净的墙面上出现了一块块的''牛皮癣'',大量河水被污染,大量树木被破坏......我们的文明去哪了?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人.''我们的文明去了?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我们的文明去哪来了?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这不正是文明的举动吗?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这不正是文明的举动吗?
文明不能只放到嘴上,要放到心上,表达到实际行动中.
见到垃圾要弯腰捡起,日常生活中将垃圾分类丢掉,不随地吐痰,随手丢垃圾,爱护动物,不在树木上乱刻乱画,遵守交通规则,不说脏话,粗话,不随意损坏公共设施.
当行为规范称起13亿儿女的脊梁,那么中国这条巨龙必将腾飞而起,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为创建''文明社会''做出贡献,即使这个贡献微不足道,但也会为我们多彩的人生添加绚丽的一笔.
东西湖区吴三中 八(2)班 李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