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文明齐步走
作者:代彬 单位: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卢菊珍 辖区:东西湖区
大手拉小手,文明齐步走<?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东西湖区吴家山三中 八(10)班 代彬
每天,当我起床上学,“沙沙”的扫地声总在半黑的天空中回荡,思绪在我的脑海中闪过:地球上的垃圾可真多!
其实,不是垃圾多,是随地丢垃圾的人多。我边走边想:照这样的速度,地球还会是我们那个美丽的“蓝白星”吗?我想不会,真到人们后悔的时候,地球应该是全宇宙的垃圾场了……
穿过小路,总有那么几个瓶子在地上滚动;走在路上,总有那么几个塑料袋在空中飘扬;更别说在田间、池塘、小区、马路上了。
路边的垃圾桶只是摆设,照样有瓶子、白纸、果皮在周围称霸,分类垃圾桶周围虽然干净,可是凑过去一看,可回收垃圾桶里是果皮、纸屑;不可回收垃圾桶里装的是塑料瓶、易拉罐;再去看那中间的垃圾桶,嘿!那是电池、金属、碎玻璃、米饭、衣服、破袜子,全齐了,真像一盘菜啊!
别笑话,这都是我们身边的人做的好事。
垃圾是城市的附属物,城市和人的运转,每年产生上亿吨的垃圾。
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2005年《各地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情况》显示,当年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仅为51.7%。建设部2006年调查表明,全国600多座城市,有1/3以上被垃圾包围。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相当于75万亩。
在北京,“垃圾围城”并不是第一次。早在1983年,垃圾简单的填埋方式,导致北京三环路与四环路的环带区上垃圾成堆,50平米以上的垃圾堆就有4700多座!为突破重围,北京市斥资23亿,才逐渐攻陷这座惊人的围城。
20多年后,垃圾巨兽卷土重来,日产垃圾18400吨,垃圾处理缺口8000吨,67%的高缺口率,如一颗巨型“炸弹”,隐藏在城市地下。
在广州,开展了10年的广州垃圾分类工作面临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2009年4月,是否取消垃圾分类成为广州热门话题。而这个热议背后,是日产垃圾9776吨的广州,2010年将面临的垃圾围城危险。
这些统计全部都是真实的,如果人们继续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后悔的绝对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