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文明的受益者
作者:甘笛 单位: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中学 指导老师:李巧华 辖区:东西湖区
我们——文明的受益者<?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东西湖区吴三中 八(12)班 甘笛
“十一”国庆长假,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外婆到中山公园游玩,经历的两件事让我心中一直迷惑不解。在站牌前等候公交车,有很多乘客。当公交车到达站点的那一刻,所有的青年们都蜂拥而上,抢先占据了“老幼病残”座位,而那些等待乘车的老人们也无可奈何。此时,我想到了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到了中山公园,人山人海,人们随手乱扔垃圾,一时间公园的花圃里成了“垃圾花”。我亲眼看见两位清洁工在紧张而忙碌地清理垃圾,那些垃圾装了整整几大袋,难道这就是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吗?不敢相信。更可气的是,这边,清洁工刚满头大汗清扫完毕,那边,人们又旁若无人地乱扔垃圾。
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细节构成的,通过这些细节,我们看见了文明与我们的距离。记得有一段广告说:“有时候,文明离我们不到十公分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厘米的宽度;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文明就在我们心中,它会在生活中不经意的流露着。有时,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是一份体谅;有时,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是一种关爱;有时,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份温暖;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迈出一大步。”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不过是没有留意而已。
因此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尤其是对于我们吴家山三中的学生来说,有不少学生是经过各种途径和努力后,才得以成为了吴三中的一员。
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在教室走廊上起哄大闹,走路推推搡搡,随意撞坏门窗,部分同学之间相互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学校墙头。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文明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讲文明习惯的同学就会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有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就能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
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探索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我们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质建设,那我们纵然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
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要知道,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我们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我相信,我们全体师生经过努力,一定会营造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