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武汉
作者:吴哲 单位: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指导老师:马志华 辖区:武昌区
作为一个地道的武汉人,我是跟着武汉这座城市一起长大的,实话说,我十分欣喜于武汉的改变。她真的变得更美了,更干净了,更繁荣了。
我的家住五楼,而我们一家人住在这栋房子里已经有八年了。刚刚搬到这里来的时候,我曾一度对周围的环境感到厌烦,因为周围是一大片空地,空地上有的只是瓦砾,断裂的砖,扭曲的钢筋和漫无边际的野草,而我的眼里除了灰尘,还是灰尘。我的书桌前是一扇窗户,抬起头就能望见窗外,而这八年来窗外发生的一幕幕我都看在眼里,回忆起来,就像电影一样离奇——如今那块空地没有了,一列高耸的楼房取代了它的位置,都几乎挡住了我眺望的视线。绿树环绕后的门前,每天的空气都像洗过一样。省高级人民法院建起来了,省国土资源厅建起来了,地铁口修起来了,“楚河汉街”也横空出世了......
城市的发展必应伴随着公民素质的发展,二者只有共同发展,才能算是完整的。政府是明智的,它看到了武汉的进步,也开始想到了要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这几年来,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出台了很多政策来遏制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成效显著,却不能根治市民在某些方面的不良行为。在最近推行的“城管革命”中,很多“文明协管员”走上了街头,纠罚不文明的行为。很多人时候都认识到了错误,而有些却不肯服从管理,竟和协管员大打出手。虽然这不是普遍现象,但反映了一些藏在表面现象下的道德文明的缺口。想要填补这些缺口,彻底改正人们的不文明习惯,提高人们的素质并不是一件易事,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任务,这需要每个人的自觉,每个人的决心。
我和家人在“楚河汉街”迎客的第一天,就乘车前往游览。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人头攒动了。在离大门很远的地方,我们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灯管点亮了整个“楚河汉街”。这景象令我们一家人又惊奇,又兴奋。然而走尽这几里长的“楚河汉街“,我竟没有在地上看到一片垃圾,这令我惊诧。如此多的游客,都是那么的有文明意识。而手里拿着刚刚吃完的冰棒的我,也合群地将木棍丢进了垃圾箱。回家后我感触颇深,我觉得即使刚才在人群里挤得腰酸背痛,也不枉此行了。因为我看到的不仅是城市经济的进步,更是城市文明的进步。比起那些偶尔发生的令人心酸的事件,我更在意的还是这些看得到的进步。正向“国际大都市”迈近的武汉应该多些这样的景象,这样能让人抚掌称赞的景象。
在我眼里,武汉市中国的中心,自然也应该成为中国的“心脏”。作为武汉人,我们依江而居,在不息的长江水的灌溉下,我们应该成为最文明,最有上进心,最有自信力的群体。在城市发展的推动下,我们也该逐渐摒弃不良习惯,文明做人,做一个文明的人。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来影响他人,与他人一起,同着武汉迅猛发展的脚步,把城市的文明再提升一个台阶。我相信武汉,我也相信自己,因为我眼里的武汉,是可以更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