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文明的距离
作者:童雨涵 单位: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指导老师:马志华 辖区:武昌区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美德的故乡。武汉被称为是九省通衢的城市,交通十分便利,因此武汉需要以良好的形象展现给全中国、全世界。文明,急需重新抓起。
文明,让我们居住的环境更优美。市文明办指出的十乱行为中乱吐、乱扔、乱丢等行为让垃圾“乘虚而入”,遍布武汉市的角角落落。在这和煦的阳光里,闪闪发光的不再是草坪上的露珠,而是塑料垃圾袋,一阵微风送来的不再是花草的清香,而是垃圾的恶臭,空气中弥漫的灰尘给路旁的植物叶子裹上了一层灰色的薄纱。
这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本该洁净的家园变得如此脏乱。又是什么?让我们的家园被国人评价为“最大的农贸市场”。这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出现,让社会变得不和谐。试想一下垃圾随风舞动,灰尘在空中伴舞,整个世界灰蒙蒙的。这样的环境优美吗?只要我们随手将垃圾扔进垃圾箱,弯腰拾起丢在地上的垃圾,环境不就少了一份脏乱,多了一份洁净。
文明,让社会更有秩序。
目前,武汉市的公车系统已经基本完善。但还是可以发现人们上车时并没有井然有序的排着队,而是像许多分子一样透过膜结构,杂乱无序。在超市购物中有时还会遇见插队的人。这样的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这些人插队的原因是为了让自己更快,节约自己的时间。但他们殊不知自己的这种行为只会让现场的情况更乱,比如两个人同挤一个车门,都卡住了,谁也上不去。插队更容易和别人发生口角,本是为了节约时间,结果使自己陷入困境,岂不更糟。只有当每个人都有秩序的做事,才会避免一些无端的争执和问题,才会真正地为每个人节约时间。
文明,让每个人心中充满真、善、美。
美德在何处。如今早已步入21世纪,但屡屡发生的“惨案”、近日的“小悦悦”事件以及“见义不为”的事情数不胜数。人们不禁追问道德何在,社会在追问,世界也在追问。
如果他是一个文明人,在车内广播着为老弱病残让座时,他怎会无动于衷。这些细小的文明行为都考验着每一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骂人时,不仅表明其素质低下,更表明其不尊重人,其无道德可言。当我们在扶助老弱病残,当我们在见义勇为时,当我们在他人困境时伸出一支援手,难道不是体现自己心中保留着的“真善美”那份纯洁的天地。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友爱、更团结、更光明。
别看文明才两字,但它却包含了无穷大的东西,小到个人行为规范,大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地位。窄到一个动作,宽到一个广宽的胸襟。有时为了社会进步,历史、风俗都可以放下,但文明始终无法放下,放下了它就等于阻碍了一切的发展。因为文明是发展的砥柱。无论曾经做过什么,现在都放下吧,手牵文明,与时俱进,开启一段崭新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