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伴我行
作者:喻妍 单位:新洲区阳逻街第一初级中学 指导老师:程群喜 辖区:新洲区
文明礼仪伴我行
新洲区阳逻街第一初级中学 九(3)班喻妍
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因此,我们广大公民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自觉遵守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发出“文明礼仪伴我行”的号召。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由此可见,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也有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当然,有一点基本素质的人会知道,这样的想法是极端错误的:讲文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它系于小节,关系大众,与每个人都密不可分,只有每个人都自觉奉行生活文明的准则,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准才会真正提高。若每个人都对文明生活抱以消极态度,那么社会的回报定是尔虞我诈,假丑恶现象横出。到那时,即使学习再好,品质差也无人敢录用:工作在再好,也迟早会被刷下;本事再好,无良处可以施展才华,结果定是惨淡。所以,无需再说,“文明伴我行”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
一次我在街上,看见四个八、九岁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车移开,他们额头上的汗珠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流,可他们无暇顾及。看到这一幕,我被深深震撼到了!小小年龄便拥有如此强的文明的意识,对城市家园如此细心爱护,那么那些不讲文明且又举着要文明的旗帜的长者,是不是会极度羞愧,渴望反思了呢?!
反思过后又该如何去做呢?其实,我们能做到的很多,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说,如果你每天都弯腰去拣地上的一张纸,那么你走过的路就会多一份清洁;如果你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就会少一点白色污染;如果你在白天随手把家里的电灯熄灭,就会少浪费一点能源;如果你拒绝使用一次性的筷子,一次性纸杯,就会对绿色的森林多一点爱护。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文明伴我行,让我们一起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爱心去关注周围的变化,使自己无愧于头顶这片蓝天的信赖;用热情去播撒城市创文的种子,使自己无愧于脚下这片土地的支撑;用行动去实现城市创文的目标,使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让我们一起描绘美丽而文明的新城市,共同谱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