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城管凶猛
作者:潘玥 单位:阳逻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陶惠敏 辖区:新洲区
又见城管凶猛
2005年8月16日下午,一位名叫赵帮东的16岁少年用自行车拉了一箩筐青枣在昆明市区北京路上沿路叫卖。17时左右,他看见一辆标有“城管监察”字样的微型车开过来,匆忙往吴井路方向躲避。
“这辆城管车把车头对准赵帮东,连续三次朝他开去,直到第三次将他连人带车撞倒在地才急刹车。”现场目击者燕志琼说。
据了解,这辆车牌号为“云AJ4453”的城管车先是拐向自行车,试图将赵帮东拦截下来,没能成功,后来又一次朝赵帮东开过去,赵帮东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地继续往前跑,城管车第三次在距离吴井路口大约200米处的一棵大树下将自行车撞倒在地。
现场马上围了几百人,纷纷指责城管执法人员的粗暴行为,部分人表示愿意做证人,并留下了电话号码。110和交警随后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并把赵帮东送到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整个过程持续了2个多小时。
经检查,赵帮东腹部压疼,左膝关节疼痛,有轻微肿胀,属软组织挫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隔4天,昆明城管执法人员再次与流动商贩发生冲突,引来上千人围观,造成交通瘫痪3个多小时。
长期以来,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工作中和小摊贩的冲突事件不断,以至于许多老百姓把他们和流动商贩的关系比喻为“猫和老鼠”的关系。随着双方矛盾的不断升级,“粗暴执法”“野蛮执法”也遭到了社会各界的指责。
其实,城管人员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就是为了维护城市的市容,保障公众利益,只是有时候的一些做法过激了,导致人们对他们的看法也有些偏激了,如果他们能在严格执法的时候自觉的换位思考,融管理于服务之中,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文明执法,坚决的不搞“扫荡式”执法。只有这样,城管执法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能促进而不是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
当然城管人员也有在执法过程中的无奈。
2005年7月28日下午,在广州天河路购书中心门口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一名男子跪在中心门口摆开“申冤”的纸张开始乞讨。他左手举着一份落款越秀区人民法院的案件受理通知书,右手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白纸,上书他“因工伤留下脑挫伤后遗症”、“打官司投诉无门”等,引来好奇路人围观,有人往他面前的碗里扔零钱。
男子旁边的椅子上坐着一名身穿制服的城管人员。他告诉记者,他姓唐,是天河南城管中队的,本来负责购书中心周围一带的工作,但现在只能围着眼前这名乞讨男子一人转,很是无奈。
据周围的人介绍,此前该男子在购书中心门口乞讨时曾被城管人员劝导离开,但男子居然拿出一部波导牌翻盖式手机,打电话投诉城管人员干扰他“工作”,真是让人好气又好笑。后来警察来把男子带走,但因他拒绝进救助站,警察只能放人,男子离开派出所后,又来到购书中心门口摆摊。
城管,意为城市管理,理在,管起来就轻松了啊,只可惜,有时城管人员的理到了,有些市民却不去理会,这样,市容怎么会好起来呢,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把责任推给城管啊,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有自己的责任啊。
但愿,但愿这两则事例能给世人以警告,家乡是我们自己的啊,家乡的形象不正是代表我们自己吗?所以,让文明伴随我们成长,让城管不再成为暴力蛮横的代名词,让我们的武汉变得更加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