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共建文明武汉
作者:钱昊宁 单位:青山区钢花中学 指导老师:肖利利 辖区:青山区
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是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却在前几年“全国脏乱差城市”榜上有名。武汉人被票举为“低素质”的代表。因此,武汉市市长提出“打造国内一流城市环境”,塑造“大武汉”新形象的革命!
为了强力推进“城管革命”,使大武汉彻底摆脱“大县城”、“大工地”的形象,促进城市面貌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武汉市政府从今年开始,强力推进“城管革命”的举措,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大家对此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有更多期待。作为受政治教育的初中生,我们也知晓:城市要发展,没有建设不成,市民要生活,没有环境不行。这座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我们憧憬的明天;这场“城管革命”,与我们每一个人紧密相关,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
那么我们的城市,到底有哪些需要不断革新与改进之处?我们少年市民应该为这座城市做些什么?
在武汉的地区环境中,“脏”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在乡镇城市中无处不在的小摊小贩,拥挤的菜市场,通往市场的路上,到处是生活垃圾、蔬菜垃圾、鱼贩杀鱼后的鱼鳞……在武汉,环境治理一阵风式的执法司空见惯――“掀起新一轮拆违风暴”、“集中整治占道经营”、“开展垃圾专项整治”……这样的报纸头条时而占据着我们的视线,但真相的背后,事实十分苍白——无非几天几月后又恢复“原貌”;有新的大问题浮出水面,互相矛盾。媒体这样的类似报道,似乎认为是能印证管理部门的作为。甚至有人戏称这是“城管政治的潜规则”。忍俊不禁之后,又引发我们的思考:这样临时性的举措能奏效吗?这样对环境问题的翻翻覆覆能够根治吗?此次的“城管改革”会是空穴来风吗?
那么回答是:否!
今年7月1日,武汉在搭起主动作为的城管构架之后,顺势而为,市委市政府提矛头之一明确指向“被动应付、突击整治”的城市管理方式。武汉市推进的“洁面冲凉”、“减肥瘦身”、“穿衣戴帽”、“畅通工程”、“文明行为”、“机制创新”将从城市清洁、城市形体、城市形象、城市交通、城市文明与城市管理等六大方面着手,针对环境问题,实施这六大工程。武汉“城管革命”的具体目标是:3个月内城市环境明显变化;今年实现大变样;2012年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城管格局进一步改善,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2013年达到全省最优、国内一流水平。
经三个月的“城管改革”后,不少市民纷纷感叹改革的成效“市容更洁净清爽了,城市更优美靓丽了”!当然,初步的改革实行难免会有不尽人意之处。青山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称,因此次环境整改工作点多面广,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异常复杂,工作量大,区政府专题研究会推出更多更好的整改方案。原来改革在不断的整体革新!
“城管改革”,绝非空穴来风!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名句。武汉拥有黄鹤楼、红楼、归元寺、古琴台等名胜古迹,当之无愧华中平原上富有历史内涵,悠久文化的大型城市。
但是在城市的眼睛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乱穿马路,乱翻栏杆;从汽车、房屋内向外乱丢垃圾;驾驶非机动车闯红灯;乱倒污水等等。
城市管理针对这些现象作出了处罚的决定,也有市民认为“这样的处罚规定有些过了”,但细细想来,相较之前部分人的“置若罔闻”,这就是相对合理的方法了。
城市环境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爱护城市环境,应“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因此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损坏绿化等不文明行为着手,引导大家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遵守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洁美家园、尽我心力。
虽然我们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也许这力量仅仅只是星星之火,却能点燃起希望的火种让精神传承;也许只是一枚小小的音符,却在城管改革的施行中谱写出恢弘壮大的乐章!
希望从此让“城管改革”走进每一位同学的心中,使大家都进一步认识到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学生向家长做宣传,形成了“大手牵小手,共建文明家园”的良好氛围。有憧憬的明天在未来等待,于是一场备受瞩目、令人期待的“城管革命”正在武汉掀起!
正如著名的《武汉之歌》中所唱到:
晨钟催醒巍巍江城,东方朝日正在升腾,长江汉水春潮滚滚,扬起新的时代精神。让莽莽龟蛇铭记,让白云黄鹤作证,用我们的热血铸造起荆楚之魂,用我们的脊梁托起一个新的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