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首页  活动简介 参与方式 奖项设置 评选方式 作品展示  主办: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城管局、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

为进一步做好“城管革命进校园”工作,发挥中小学生参与“城管革命”的作用,营造“城管革命人人关注、城市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联合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助推城管革命有奖征文活动。本本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通过有奖征文激发中小学生对城市的热爱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与思考,从小树立“文明无小事、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详细]

小学组

文明有礼人人夸

作者:李响  单位: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小学  指导老师:姜雅真  辖区:江岸区


    文明有礼是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学习知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的表现。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说一说那六个文明有礼。

    1;言谈举止有礼。注重公共文明礼貌修养,遵守社会交往的礼仪规范和社会行为准则,做到礼貌待人,语言谦和,举止得体。

    2公共场合文明有礼。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摒弃随地吐痰冷了垃圾等陋习,自觉说文明话,为文明事做文明事,做文明人,凡是应多考虑他人和社会利益,具备一颗社会公德心,自觉维护城市公共次序和城市形象。

    3邻里相处文明有礼。远亲不如近邻,互相关爱融洽和谐的邻里关系是人们的共同向往。互道一声“你好”互送一个微笑,亲密的交谈,无私的帮助共同营造邻里和谐“让有福之州,以邻里为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行路驾车有礼。道德文明走路,文明行车,文明停车自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自觉做文明交通的实践者;参与者;支持者。养成交通文明习惯,在追求平安幸福的时候共同打造安全和谐的良好交通环境。

    5 旅游观光文明爱护旅游景点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自觉维护环境整洁保护生态环境,以礼待人,主动谦让,展示自身文明素质。

    6网上交流文明有礼。文明上网,从我做起,不浏览有害信息,不破坏网络秩序,善于上网学习,诚实友好交流,不沉迷网络时空自觉维护安全。

以前每次上学我都乘坐公交车上学。车子还没有停稳有些人就跟着车子跑,交钱不排队,拼命往上挤,就想有个位置坐,有的人因为挤车鞋子都掉了,有的小孩都哭了,上车下车没有循序,上车的往后门上,应该往前门上,有的人下车往前门下,应该往后门下,有的老人小孩还摔到,在车上有些青年人都不让老人小孩座位,有一次三个女的上了车都看见同一个位置,跑过去抢这个位置,还用不文明的语言说话,更严重的还打了起来。我看到了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非常难受说“叔叔,阿姨们你们晚上1,2分钟车不行吗,上车没位子站一会又怎么了?你看外国人文明排队,而且让老人儿童孕妇先上 ,青年人后上,多好啊”! 从中我明白了要文明乘车要从每个人做起,世界才会变得更文明和谐,更美好!

参与方式

1、征文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征文内容和形式:
  全市中小学生以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友、同学在参与城管革命实践中,针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十乱行为的通告、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以上内容详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行为规范读本》)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散文、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体会等等,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200字为宜。
 征文稿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性别、所在区、学校名称、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姓名。
3、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11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征文投稿采取电子版形式,地址为: 武汉文明网(hbwh.wenming.cn)。

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另设最佳组织奖10名。获奖选手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组织奖颁发奖牌。获奖征文集结出版。

评选方式

  征文选登:11月初至11月底,《武汉晨报》、《现代少年报》每周刊发专版选登部分优秀征文。本专栏将登载全部学生征文。
  网上投票:征文登载本专题后,即可在相应文章后“评星”,给你喜欢的文章投票。
  初选复核:按区分拣集中,分区组织各区文明办、教育局、城管局、团区委对本区中小学生征文进行初选。初选工作由各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12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对各区初选征文进行复选审核。
  综合评定:12月下旬,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组织评选小组,在初选基础上,结合网上投票情况,对复选征文进行评比,选出最后获奖的优秀征文。

我是小小主人翁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小交警”助力“城管革命”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未成年人助力“城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