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
作者:燕子豪 单位: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小学 指导老师:周国斌 辖区:青山区
,现在这类不文明行为社会由千百万个家庭所构成。只有每一个家庭都文明了,整个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谐。而在一个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孩子。但是为数不少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很少顾及到自己的言行,想干什么,想说什么,从不因为孩子在场而有所收敛,在不自觉中把自己的恶习传给了孩子。 家长的不良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在孩子面前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笔者采访时发现,这些在家长身上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跟着学。
7月底的一天晚上,笔者从超市回来,看见散步的两父子在前边走,小男孩边吃烤肠边拉着父亲的手晃来晃去。吃完烤肠,小男孩撒开父亲的手向垃圾桶跑去,父亲马上又拉住孩子的手说:“看路上的水,这个小棍扔这儿就行。”随着话音,那根油腻的小棍被扔在了路边。
位于中山东路的图书大厦,本来是让孩子接受知识、提高素质的地方,但是不文明现象在书城时常发生。8月2日下午,笔者来到图书大厦三楼的少儿读物区,随处可见乱放的、翻开的书……有对儿父子在墙边席地而坐看书,两本崭新的书就扔在地上;一位母亲在前面边走边抽出书看几眼后就胡乱放在台子上,紧随其后的儿子也跟着这样做。
“这些现象太普遍了。”值班经理冯瑞琴告诉笔者,一些家长自己都没有珍惜图书管理员劳动成果的意识,所以也不可能培养孩子文明购书的好习惯。对此,工作人员经常劝阻,但力量太有限了,有的家长还对此很不耐烦。
不过还是有些人民非常文明。
有不少市民也有同样的感受:占道经营的摊点少了,马路夜市搬到了室内,街道变得干净宽阔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注重个人行为和保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过去有些市民喜欢把垃圾随手乱丢,垃圾桶、果皮箱成了摆设,打扫起来十分费劲。现在沿街垃圾箱数量增加了,市民的环卫意识增强了,整个城市也变得干净清爽了!”谈起这些变化,环卫工人刘建军满脸笑容。
作为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公共交通更像是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经常搭乘公交车的市民,对公交车上的文明细节变化体会颇深。以前乘坐公交车,时常可以看见一些市民在车上吃东西,垃圾随手乱扔,年轻人不给老弱病残者让座大大减少,公交车上的环境也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