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城市文明
作者:宋雨婕 单位:武东小学 指导老师:洪群 辖区:青山区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讲文明,懂礼貌的传统美德。
我是一名来自武汉武昌的学生,我将要带着我的梦想再次走进新的校园生活。
随着汽车的高声鸣笛,缓缓的车速,终于,把我带进了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区域—青山区!看着眼前一座座的高楼,拥挤的人群,我害怕了,害怕这个区域与我格格不入,对于青山这区域我并不了解,凭借这以往的经验,我想象这该如何才能把自己融入这片喧哗的区域。
文明是对人才的共同需求。随这个社会的发展,对文明的要求更高。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应。素质高,有教养的人,都具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被人尊重,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
转上另一辆公交,令我惊叹不已的是这里的市民没有高傲的表情,没有趾高气扬的瞧不起,相反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友好的微笑,可能和自己自卑的心理有关。我选定一个靠后的座位,公交站门开了又关,这时上来了一位年纪稍大的阿婆,我惯有的准备起身让座,没想到的是阿婆刚上车就是有几个人站了起来,心里猛然一惊,呵,这座城市在变化!
下了车,看着马路上一队队的“长龙”我迟疑了,害怕了,我怎么才能穿过这条马路到对面的学校?抬头看看绿灯亮了,我心中还是有些担心,眼睛向四周扫了扫,两边的车在同一时间都停住了,我放心地迈开了脚步,踏进了我期待已久的学校。呵,武汉的变化真大呀!
作为一名新生,我踏进了这所我期待已久了的学校,刚进校门,眼睛一亮,校门口摆放着“争创文明城市”的横条,墙上张贴着“十不”行为规范
1.不随地吐痰。 2.不乱倒乱扔废弃物。
3.不乱涂乱画。 4.不乱停放车辆。
5.不乱穿马路。 6.不乱搭乱盖。
7.不损坏公交设施。 8.不损害花草树木。
9.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10.不说脏话粗话。
在学校里,何时何地都贴着这张“十不”行为规范。在小卖部旁,在寝室旁,在教室旁,在校长室的墙上,在办公室里,甚至在厕所里面,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文明礼仪从内容上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里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规范称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称为礼貌。
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对文明身心发展的健康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我们全提高。因此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对我们学生至关重要。我们应该自觉做到举止文明。注意礼仪,重视卫生,尊师守纪,改正不良行为。做到敬人,自律,适度,真诚,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起床,锻炼,集会,聚餐,出进校门等小事做起,规范自己行为,认认真真做到排好队.扫好地.走好路.写好字.语言文明优雅,认真思考并做好这些并非小事的小事,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
新的挑战,新的希望,展望未来,我们满怀激情,充满信心。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学到不少的文明礼仪知识,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我的目标:在校园里做一个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勤俭自强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诚实与道德规范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