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文明小公民
作者:邱钶轩 单位: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 指导老师:陈志坚 辖区:江汉区
我做文明小公民
我们有一个美丽的家,它叫武汉。
可是现在,美丽的家不在那么美丽,人们都在享受着新科技带来的快乐。但是,蓦然回首,却看见到处都是被破坏的残骸。
以前,武汉的市民个个都文明有礼,互帮互助。哪家的孩子父母出差了,对门的邻居就把孩子拉到自己家吃饭;每次奶奶出门去中心花园学跳舞的时候,回到家就会对我说:哎呀!今天我的舞学会了,全靠那个带舞的小张了,开始我还跟不上,后来她走到我这边,慢慢的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我,真是亏了她了!奶奶说的时候,嘴角边微微抽动着,我猜得出来,这个小张真是个模范老师哩!
可是现在,文明的市民越来越少,不文明的迹象越来越多:大学城旁边的一条宽马路中间有一条隔离栏杆,本来是想隔离两边来来往往的车子的,可却成了人们翻越的“最佳地点”,虽然有一条显而易见的斑马线,可还是有些“固执”的人们要往这里过。他们有没有想过,这给车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这是个很不文明的表现,这即给武汉抹了黑,又给自己丢了脸。还有随手丢垃圾的、随地吐痰的、乱扔果皮果壳等破坏行为,在生活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甚至还可以说在生活中是一个很平常的一个习惯,但是在做这些动作的人啊,你们可曾想过后果?在公园里,随处可见喝完的饮料瓶、食品包装袋被丢的到处都是,那些零零散散的瓜子壳在这些人走后,依然“躺”在那里,很久很久才有人“理”它。
你看,武汉市民“十不规范”行为全都一个一个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所有的不规范行为在市民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人们却对这个“不规范十不”行为的规定视而不见。文明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配合。我们的积极参与,是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在文明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必然产生保护、改善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说了这么多,我不禁的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是不是要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真正的做到了。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汉正街买东西,下了公汽站,却发现没有过街的天桥,只见人们都在钻一个被剪了个洞的铁丝网,要到铁丝网那儿去就要冒着穿过车流的危险,但为了能简单的到对面的街去,我跟妈妈鼓起“勇气”穿过车流与铁丝网到了对面街上,现在想想都有点后怕、可笑,当时,为了逞一时之‘快’而不顾生命的危险,这种做法既不文明又不安全。通过这个事件后,我清楚的意识到遵守这些文明规范是多么的重要。
在此,我衷心的希望我的感受能带给市民一种动力,让武汉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我也要呼吁我身边的人,一起来爱护这个美丽的城市,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文明公约、行为规范行为规范不再成为空洞的的口号,加油,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