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作者:宋新玥 单位:武汉市育才美术高中 指导老师:程弘琳 辖区:江岸区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了楼,他才下楼。
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公共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个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就是一个不遵守公共文明的历史教训。
文明不只是伟大的行为,文明,这是一个崇高,谨慎的话题啊!若直有人这样想那未免也太空虚了,谁说文明非要如此伟大?举手投足间,文明与否就全部暴露出来了,现在公共场所明令禁止吸烟,不可随地吐痰,丢纸屑等,不经意间,是非便可分明,文明是一个窗户,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何足吝惜推窗之举?那一次,我才看到什么叫做凶神恶煞,挤公交,已是常事,通常都会站在前车门,随着拥护的车恍恍悠悠,恍恍悠悠来到下一站,上来一位老人年纪很大,头发花白,形装简朴,看似很和善,刚他发现坐错了车时,车已经开出了很远,当老人向司机请示时,司机很是不耐烦,当众辱骂老人,谁料老人竟不干示弱与其对骂几句,下了车很是干净利索,所有人都漠然无声,静得可怕。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饮料瓶、食品包装袋,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
文明不只是嘴边的呼唤,有多少宣传者为了宣传文明而宣传,脱去外衣,他还是他;有多少笔者文人为了赞扬文明而赞扬,停下笔,他还是他;又有多少学生为了传承文明而传承,走入社会,他还是他,仅管如此还是有许多有意识的人受到了文明的影响,影响力会越来越大,越传越远,人是会越走越好的,我坚信,有实际行动,文明才会有其最本性的价值,想要做好其实并不难,因为,文明就在你身边。
让我们小手拉打手,孩子带大人,向文明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