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一滴中的文明
作者:韩万旭 单位:新洲区第一初级中学 指导老师:陈忠 辖区:新洲区
一点一滴中的文明
文明,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轨迹,划过了华夏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流传至今。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古有三纲五常,今有五讲四美,文明的江水,顺着黄河的波涛,顺着长江的碧浪,从远古至今,敲击着中华大地,敲击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也洗涤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灵魂。
古有孔融让梨,这是尊敬兄长的文明;有程门立雪,这是尊师重道的文明;有孟母三迁,这是爱护晚辈的文明;有高山流水,这是朋友互敬互爱的文明;有举案齐眉,这是夫妻见相敬如宾的文明。
可是,却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六旬老爷爷去上公交车,看见车上还有一个空位,放着一个大洋娃娃,便立即走了过去,谁料,那空位旁的女青年一手拦住,说:“这位置不能坐,你站这吧!”“我凭什么不能坐呢?”面对老爷爷的疑惑,女青年竟还争起来:“我刷了两次卡,这个座位我也付了钱的,你凭什么坐啊!”老爷爷只好扶着座椅摇摇晃晃的等到下车。
看了这则新闻,我疑惑了,难道车上就没有一个人为老爷爷让座吗?难道那“给老人孕妇让座”的标语只是个摆设吗?难道一个活生生的人还不如那一个洋娃娃?在这些人的眼中,文明只是一个摆设,一个虚词,更显露出他们的自私,冷血,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