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文明齐步走
作者:郭誉峰 单位:武汉市钢城第十一中学 指导老师:袁怿娟 辖区:青山区
极目楚天舒,湖北地灵人杰, 文化底蕴深厚,城市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硬件条件,但是在软件建设上,尤其是市民的素质和个体文明自觉方面尚需不断同步跟进,因此,有必要在争创文明城市活动中,纳入公民意识教育内容,这必将有助于市民素质的提升,虽然,我们早已迈入了公民时代,“公民”正成为我们耳闻目睹的一个字眼,但是一些市民的公民意识还是非常淡漠和稀缺的,“公民”所以为“公”,意味着一份关怀城市发展的公共责任感,意味着有义务遵守一些公认的城市生活规则,意味着一份对城市公益事业的热情,市民在充分享受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理应成为对城市文明进步有所担当的责任人,成为关心城市公共事务,具有服务奉献精神,尊重他人劳动,摆脱愚昧无知等诸多理念的城市人。权利、责任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断学习与城市共同进步的能力等都是一个文明城市市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公共文明是一个很重要的礼仪。不污染公共场所的环境,这是最基本的利益。在公交车上为别人让座、在任何情况下尊老爱幼,都是公共文明。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但是,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更包括尊重。“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总理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个人文明也是文明礼仪的重要部分,哪怕对别人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微笑,也会成为一个对尊重别人的文明礼仪。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文明环境,就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正像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会想到现在,电视里濮存昕说的那一段话:“文明像一盏灯,能照亮我们的心灵,文明像一扇窗,为我们照进阳光,点缀我们的心灵,文明像一把火炬,在每一个人的手中互相传递,也凝聚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力量。”
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我们这些跨时代的21世纪新主人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大手是温暖的,小手是可爱的,大手拉小手是美丽的。我们的城市正前进着,我们作为社会的小主人,也要出一份力,我们要时刻提醒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让他们遵守交通规则,要过低碳生活,并从身边小事做起,捡起地上的每一片纸花,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要当小小志愿者,赞美好的文明行为,制止不文明现象,让我们大手拉小手,共创文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