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
作者:姚俊秀 单位:钢城十二中 指导老师:熊慧 辖区:青山区
武汉,是一座具有3500年文明传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武汉文化伴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断创新,日益成为充满活力的文化大市,进而逐步走向文化强市。
9月1日,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路。十字路口的人群,静静等待绿灯亮起。一位急欲往前冲的孩子被母亲拉住:“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做个好孩子,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一分。”更多市民意识到,提高文明素质应从小孩抓起。
武汉街头,每个红绿灯下,数万名穿着统一制服、戴着统一标识的志愿者,在该市600多个公交站点和各大交通干道,担当交警协调员,提醒市民“文明过马路”。
洪山区的一个施工工地的职工学校里,21名工人正聚精会神听礼仪知识讲座。据悉,该区共296个建筑工地,超过1.2万名建筑工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行动。
武汉市民正全面参与“清洁家园”行动,百万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沿街商业门店、集贸市场、商场、宾馆、餐馆进行卫生大扫除,并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卫生清洁保洁活动。
每日清晨和傍晚,武汉市的35个公园广场都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20多岁的在读大学生,他们都切身感受着公园带来的快乐。
走进青山公园,记者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喷泉中玩耍,近万平方米的广场上,数十位老人正翩翩起舞。不远处,家住青山六街坊的成望第老两口,挽着手沿河散步,小孙子和同伴兴高采烈地玩着溜溜球。
每天,成望第都要四进公园:清晨5点半练声,早饭后散步,午休后进公园呼吸新鲜空气,晚上再去打太极拳。在青山公园附近住了70多年,她把公园当成了家的一部分。
以前公园设施不全,绿化也难跟进,她很少光顾。近两年,青山区政府大力改造公园,宽阔的广场,一应俱全的健身器材,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吸引了成望第和老伴。
近些年,武汉大大小小的公园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大型公园逐渐免费开放,居民们徜徉其中,怡然自得;一些公园举办图片展、评书比赛,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公园里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
变得美丽的不仅是公园,武汉市民的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以来,武汉市、区财政共投入29.5亿元,加大城乡综合环境建设;投入8.6亿元,改造、建设1万多条背街小巷的泥巴路,新装5万余盏路灯;投入3亿元,完成819个社区的排水管网改造,惠及近600万市民。
武汉市百步亭花园社区是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社区。百步亭社区居委会经常举行社区楼栋文化展示。社区健身活动展示中心成了居民们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的舞台。“不出家门不上剧院,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精彩演出。”社区居民项晓君说起在百步亭的生活,显得很自豪。
2007年,武汉市政府投入60多万元公益性演出费用,在广场、公园演出达187场,市民观赏人数超过200万人。
武汉的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文明,在不知觉中变化,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明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