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武暗”人
作者:陆冰轶 单位: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刘影 辖区:江汉区
别做"武暗"人
作者:陆冰轶 所属单位: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高一(6)班 指导老师:刘影
那天下午老师要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上公开课,我和同桌早早地去占位置。明净宽敞的教室,漂亮大气的装修,实木地板光可鉴人,看了很让人自豪。坐在带扶手的皮椅子上,我们打开扶手盖,准备搁书。忽听同桌一声惊叫,循声望去,只见扶手盖里塞满了垃圾:食品袋、草稿纸、揩过鼻涕的卫生纸、湿漉漉的瓜子壳、黏糊糊的口香糖……种类多得不能再多,扶手里塞得不能再塞。显然,这是上节课听课的同学留下的"纪念"。
那一刻,我们沉默了,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第一次,我从心里开始呼唤一种行为--文明。
文明?我开始细细品咂这个词。文的反面是武,明的反面是暗。"武暗"--一个新词突然蹦了出来--就是不顾及别人做一些没道德的事,最后泯灭自己的良心。这个词和武汉的发音如此接近,令我恍然间一惊:武汉人,你可别成了"武暗"人?
在武汉这座城市,我不愿见到"武暗"的行为。我希望清洁工人辛辛苦苦打扫的街道行人能自觉保持卫生,我希望叔叔伯伯们不要随地吐痰,我希望在公汽上有人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我希望在公共场所大人们不要大声喧嚷,我希望武汉人在遇到麻烦时能多点和睦少点汉骂,我希望在有老人跌倒时路人能停住匆忙的脚步搀扶一下……我更希望,人们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依然自觉地,像有许多双眼睛盯着一样,做一个文明而有修养的人。
暑假,我随父母去香港旅游。在那里,我看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街道保持着惊人的干净,市民在公开场合从不大声说话,买东西自觉排队,公交上没有人和司机说话(香港法律禁止和司机交谈),也没有人在公汽上吃东西,街上的车辆开得几乎听不到噪音,车辆遇到行人缓行、礼让……它让我感觉到文明的力量,文明是对生活的尊重,是一种优雅的礼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让我们每个人活得更有尊严。
今天清晨,在上学的路上,我看到一个年轻人在遛狗。它的小狗突然停下来,在路中间拉了一堆便便。这个年轻人随即走到他的小车里面,拿来报纸,将狗的便便一一拾起,小心地丢到附近的垃圾桶内。清晨的街道行人寥寥,他即使不这样做,也没有人会知道。看他弯腰认真拾捡的背影,一种感动和敬佩油然而生。这一刻,让我感到了文明的光焰与温暖。
与"武暗"相反,文明是一盏由素养点燃的灯,你点燃了自己,必然会照亮别人。被照亮的人,又成为下一个炬手。文明之火因此生生不息,薪火传递。当我们每个人成为文明武汉的炬手时,"武暗"就消失了,武汉被点亮了。
央视主持人董卿说"每一则公益广告都是一盏点亮的灯",那么可不可以这样说,每一个点亮文明的人,都是一则活的公益广告。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名片,请把你的名字印在这张名片上。
文明是一个窗户,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何必吝惜推窗之举?
文明是一首歌,让我们唱响武汉文明之歌:大手牵小手,文明齐步走。你走我也走,"武暗"不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