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行为奏响和谐之歌
作者:闫嘉明 单位:武汉市第49初级中学 指导老师:周雅琴 辖区:青山区
用文明行为奏响和谐之歌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创建和谐城市就是要建立一个文明的美丽的充满朝气的城市。
作为一个生长在礼仪之邦的中学生,文明行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根基,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保证。
首先,优美的环境是创建和谐城市的基础。
试想,如果一走进我们的城市大门就看见的是满地乱飞的纸片和塑料袋,草坪上是一道道走出的小路,耳朵里是不堪入耳的粗话,你的心情会好吗?你会有在这生活或投资的欲望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切实的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心系全球,着眼身边。有句古话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一个干净美丽的城市才能使我们更好生活。
第二,诚信,文明的作风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有利保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也提到“明理诚信”,足以见得诚信的重要性。现在的社会诚信道德缺失严重,人与人之间要诚实守信才不会老婆婆摔在马路边没人敢去扶住。
我们虽然只是中学生必须从小养成文明的好习惯,同学们清除陋习需要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化浓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不进网吧,提倡文明上网,科学上网;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同学们,让我们全校上下,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