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首页  活动简介 参与方式 奖项设置 评选方式 作品展示  主办:武汉市文明办、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城管局、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

为进一步做好“城管革命进校园”工作,发挥中小学生参与“城管革命”的作用,营造“城管革命人人关注、城市文明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联合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助推城管革命有奖征文活动。本本次活动以“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为主题,通过有奖征文激发中小学生对城市的热爱和对城市管理的关注与思考,从小树立“文明无小事、文明行为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详细]

高中组

大手牵小手

作者:黎向华  单位:钢城四中  指导老师:王慧  辖区:青山区


    学生时代,外出活动,是行人阶级。偶而也驾车,当然是自行车。无论步行或“驾”自行车,均与汽车司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对立情绪。汽车司机越是按喇叭,就越发不让路,大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无畏”精神。

  就像相声里说的醉鬼与车:醉鬼走马路中间,有人提醒他,来车了,醉鬼问,什么车,人家又道,汽车!快让让吧,醉鬼不让,比划着自己胸口道,让他朝这儿轧,人家又提醒,是救火的汽车,醉鬼说,我先躲躲吧。醉鬼也明白汽车司机是不敢轻易轧他的,司机只会频繁地用喇叭骚扰,无关痛痒。做行人阶级的时候就觉得,司机真野蛮,不能对他们谦让。

  后来自己当了司机,才明白当初我代表的行人阶级其实也招司机烦。仗着自己的一套“光脚”理论,与机动车周旋,影响交通秩序是不对的。司机开车时担惊受怕,生怕哪位跨栏穿马路的探身出来,确实无法防范,司机称其为“鬼探头”。车撞人在中国基本上是负全责,相比之下开车的就是受气包,只能按喇叭发泄一下。如果跳出自身角色看问题,汽车和行人的对立,是一种不和谐的交通秩序。

  有车阶级多了,车与车之间的矛盾也多起来。私家车骂的士,的士骂巴士,巴士骂回私家车,最后大家一起骂新上路的司机。一朋友是个斯文女士,平日行动无不温文尔雅,颇有知识女性风范。惟独坐上驾驶位,此女士立刻变身野蛮女友,与日常行为判若两人,看谁都不顺眼,谁都要骂几句。

  有一套车让人的理论认为,行人步行时是站着的,而汽车司机是坐在车里驾驶的,所以理应车让人。我倒觉得未必合理,至少不适合中国国情。汽车的体积大于行人,而灵活机动又不如行人,所以汽车的停止行进,在成本和便利性上要大于行人。

  人让车就对了吗?也未必。因为有很多交通路段车速非常快,却没有如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行人红绿灯等设施。这种路段一般都在偏远地区,行人过马路事故发生率非常高,这时就需要汽车司机能够谦让行人一些。“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其实这本来就是我们礼仪之邦的处事之道。

  未形成固定规则的礼仪“潜规则”前,要人为地增加宣传交通礼仪文明的力度。走在路上应该适时地给需要的人以方便,让行人与汽车、车与车之间摒弃对立的矛盾。本来,人上了车就是司机,下了车又是行人,最后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切都和谐了,交通自然和谐了。

参与方式

1、征文对象:全市中小学生
2、征文内容和形式:
  全市中小学生以自己和家人以及亲友、同学在参与城管革命实践中,针对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乱吐乱扔乱穿马路等十乱行为的通告、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以上内容详见《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行为规范读本》)等内容。写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散文、杂文、记叙文、议论文、调研报告、社会实践体会等等,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1200字为宜。
 征文稿件必须注明学生姓名、性别、所在区、学校名称、年级、班级、指导老师姓名。
3、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11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时间为准)。
 征文投稿采取电子版形式,地址为: 武汉文明网(hbwh.wenming.cn)。

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分高中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0名,另设最佳组织奖10名。获奖选手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组织奖颁发奖牌。获奖征文集结出版。

评选方式

  征文选登:11月初至11月底,《武汉晨报》、《现代少年报》每周刊发专版选登部分优秀征文。本专栏将登载全部学生征文。
  网上投票:征文登载本专题后,即可在相应文章后“评星”,给你喜欢的文章投票。
  初选复核:按区分拣集中,分区组织各区文明办、教育局、城管局、团区委对本区中小学生征文进行初选。初选工作由各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牵头组织。12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对各区初选征文进行复选审核。
  综合评定:12月下旬,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团市委、武汉晨报社、现代少年报社组织评选小组,在初选基础上,结合网上投票情况,对复选征文进行评比,选出最后获奖的优秀征文。

我是小小主人翁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小交警”助力“城管革命”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我爱我家 共塑武汉新形象
  • 武汉未成年人助力“城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