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花遍地开发
作者:胡嘉明 单位:武汉市第十三中学 指导老师:吕烈峰 辖区:江岸区
近几年,武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在这片由长江孕育的土地生活了近十二多年。小时候,和玩伴在这里玩,武汉就和县城一样,虽然人很多,交通比较方便,但是处处都是垃圾堆。处处都有随处乱扔垃圾的现象,有些地区那里的水沟里都是脏水,里面很多垃圾,长满了绿色的苔藓,一到夏天发出一股让人无法忍受的恶臭,很让人无法忍受.
但在这短短的五六年里,武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小时候可能只顾着玩,对一些变化并没有在意,但是,近几年,我从网上知道一些地方的城管总是暴力的管理那些摆摊的小贩.那时就对城管很反感,觉得他们和混混被多大区别,本来那些人赚点钱就不容易,还要没收他们一天转下来辛辛苦苦的钱,还要被暴打.觉得很不公.有的时候关一下,有的时候又不管,觉得他们很随便的样子,感觉一点都没有把武汉的发展放在眼前,他们也是满口的粗话.
我们学校门口常常有很多炒饭,炒菜,的移动小摊一到上午很多同学都出来吃,于是进入古德寺的那条小路很快被堵得严严实实。而且到处是烟。人走散后留下了很多垃圾。保洁员很辛勤的为这个城市的卫生,而工作着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烈日当头,他们都会起早贪黑的打扫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但是他们的工作却不被人理解,我也为他们感到伤心.
但是近些日子,那里来了些"客人"他们身穿黑色带着显眼的绿色条文的衣服。上面写着“城市监督员”与城管不同,他们不是检查一会,一段时间后就不管了,他们而是隔三差五的的在这进行监督,有了他们的这些天,道口显得不在脏乱,拥挤了,
有时我也会尽己所能少为他们添加负担,同时也为创建两型社会作出一点微薄的力量,这几个月,工农兵路这边的一些小店的招牌换上了新衣裳,它们不再穿着杂乱不整的衣裳,而是换上简约漂亮的木制招牌,显得十分整齐,眼睛也舒服很多.不仅如此街道两旁也多了许多垃圾桶,几乎走五六十米就能遇到一个垃圾桶,我想人们也不会因为找不到垃圾桶而随手乱扔了吧.
最近我去百家购物对面一个培训机构补课,沿着二七路往竹叶山走过去,因为那里的桥还在修两边路显得很窄,坑坑凹凹,机械轰鸣,尘土飞扬.骑着过去时几乎都能感受到飞沙钻进脸里,但当走入竹叶山时,却完全不同了.新建的立交桥如盘龙窝在半空上,黑漆漆的沥青很干净,平坦想起几年前,这里的金色都还没这么的壮观。我想要不了多久,二七路那边都会修的好好的吧~也会如那一片整整齐齐的.
看着这些变化,不禁感叹,武汉变化如此之快吖,但是这些只是表面的变化,我们要由外到内改变自己,武汉由一个城乡到一个都市,武汉人也应由一个城乡人变到一个都市人.改掉以前的陋习,为共创两型社会,为共创美好和谐家园,我们"小手牵大手"一同努力,一同奋斗,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放。